在赶往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的路上,记者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鄂东南地质大队这个老先进单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走进地质大队院内,看到楼顶竖立的“践行地质找矿使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6个红色大字,记者的思路一下清晰起来,鄂东南地质大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把地质找矿的使命扛在自己肩上!
肩扛使命——为新中国工业寻找充足的“粮食”
队史展览室中,一段文字对鄂东南地质大队这种践行使命的行动作出了生动注解:50多年来,该队在鄂东南地区先后发现各类矿床(点)300余处,探明和提交矿床近7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10处,潜在价值数千亿元。
这些数据,足以让人震撼。
鄂东南地质大队驻地位于我国青铜文化发祥地,被誉为“近代工业航母”的湖北省大冶市。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开采铜矿资源。1000多年前,南唐在此设置大冶县,取的也是“大兴炉冶”之意。到了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的序幕拉开,大冶铁矿、大冶湖北水泥厂(华新水泥的前身)、源华煤矿、利华煤矿相继建成投产,一座矿冶工业城市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崛起。
新中国成立伊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宣告成立,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1949年,第一任工矿特区区长刘金声说:“成立大冶工矿特区是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发展工业商业,支援全国的解放。”
湖北省地矿局局长谢连平介绍说:“在这座新生的重工业城市牢牢坚守国家‘工业粮仓’阵地、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原材料的过程中,1957年,鄂东南地质大队因势、因矿而立,从此扛起了为‘工业粮仓’寻找‘粮食’的使命,并将这一使命传承至今。”
陕西工字钢-西安角钢-西安槽钢-西安H型钢-西安板材-西安精密管-西安架子管-西安矿工钢-陕西盛德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