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路炳阳)作为此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重头戏,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快运)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各属地铁路局的资产切割工作将于6月15日18点前完成。
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日下发的《关于行包运输业务优化调整和运输组织衔接的实施意见》文件显示:将原配属中铁快运的行李车、快运班列、部分仓库场地等资产划入属地铁路局,行李车组织运输工作也由铁路局负责;中铁快运的货车资产则划归铁路总公司。
这意味着,中铁快运失去自2006年重组以来所拥有的铁路快运市场承运人资格,也就是垄断权,今后铁路快运运输收入都将归属铁路局,而中铁快运则转变为托运人,主营 “门到门”快运包裹业务,即在始发站和终点站的最后一公里业务 。中铁快运完全进入市场化竞争。
在此次货运改革中,中国铁路总公司直属的另外两家专业运输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铁特货)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铁集装箱),将和中铁快运同期丧失其在各自领域的承运人资格,相应车辆、集装箱资产亦将转交各属地铁路局,主营业务将由运输经营过渡为运输管理。
据财新记者了解,因为中铁快运、中铁特货和中铁集装箱三家公司和全国18家路局均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企业,目前资产交割比较顺利。中铁快运北京营业部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目前人员的交割工作已经先期完成,中铁快运北京营业部75%的工作人员已经由北京铁路局接纳。而在业务受理上,财新记者获知,各货运受理站点以往一些需请示分公司和总公司得到确认才可办理的业务项目上,近期有停滞现象发生,告知客户最好到6月15日后再来办理。
此轮货运组织改革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在5月下旬完成完成“三定”(确定职责、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后推出的首项改革,是在传统黑货货源(通常把煤炭、焦炭、钢铁和矿石统称为黑货,除此之外的高附加值货物统称白货)严重不足和铁路运输经营有恶化趋势的背景下启动的。
1-4月份,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占比达到67.44%。货运主要指标均呈同比下降趋势,日均装车数较上年减少3571辆车,同比下降2.1%;货运发送总量减少3029万吨,同比下降2.3%;货物周转总量减少200.45亿吨公里,同比下降2.0%。与此同时,铁路运输业务经营情况有恶化的趋势,运输成本长期在高位运行。据铁道部财务司编制的《2012年铁道部汇总损益表》显示,2012年铁路运输收入增长率从2011年的12.14%骤降到5.42%;而运输成本同比增长16.98%,只比上年的增长率下降了不到一个百分点。在运输疲软的背景下铁路债务却在持续攀升。铁路总公司2013年一季度总资产为4.56万亿元,税后利润为-68.76亿元,负债合计2.84万亿元,负债率为62.31%,比去年年底的负债率又提高了0.11个百分点。
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5月20日在全路货运改革工作会议上做出表态称,“希望通过此次改革保证铁路局的盈亏目标”。